邬跃:把职业道德作为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及专业化程度的提升,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作为终身教育重要支柱的继续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非常必要也越来越重要。

  近日,中宣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纳入用人单位入职培训、岗前培训和岗位轮训,不断强化从业者对职业道德的认知认同”。继续教育重视知识的更新、技能的学习、素质的提升,但相对来说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把职业道德作为重点内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体现了责、权、利的统一和社会、集体、个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从社会功能看,每种职业都体现了一定的责、权、利,即任何职业都赋予一定职责、享有一定职权、体现一定利益,职业职责要求职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职业职权意味着管理或支配某些社会资源的权力,履行职责时他人必须予以配合以及通过履行职责获得劳动报酬、分享社会财富等;利益关系体现为职业是社会利益、公众利益、行业集体利益和从业者个人利益等的交汇点。可以说,作为职业活动共同行为规则的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起着保证、引导作用,一个行业若没有相应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难以长期稳定有序发展。

  继续教育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具有现实必要性。职业道德是行动中的道德,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职业道德规范并非抽象理论和纯粹思维的产物,而是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职业的责任、义务等进行综合归纳形成的。在接受继续教育的人群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具有更好的认知和体验基础,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容易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另外,随着社会和职业的发展,职业道德也在发生着变化,新的职业规范陆续出现,继续教育作为学校后教育,对在职在岗人员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让从业者认知和实践新的发展中的职业道德规范,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客观来讲,当前我国继续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是薄弱部分,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资源配置、教育实践等都比较滞后,整体处于边缘地位。

  今后,继续教育应更加重视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首先,思想认识应提高。思想认识是牛鼻子,必须转变无视、忽视、轻视职业道德教育的认知,充分认识继续教育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其次,教学安排应合理编排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学历继续教育中相应课程设计职业道德内容,非学历继续教育中结合讲授内容增加职业道德内容或设置相应讨论、访谈、参访等环节。结合受教育者的行业特点,着重安排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等内容。再次,改进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式。继续教育中职业道德的教育教学应尊重受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减少满堂灌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更多采取案例分析、话题讨论、观点辩论等方式,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强化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渗透熏陶,职业道德具有突出的角色化、实践化特征,应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把职业道德内容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去,在专业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职业道德渗透,让职业道德在训练与实践中养成。

文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巴渝学者讲座教授邬跃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2025年6月刊(总第1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