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38万。最近,《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考研国家线)发布在即,“上岸”成为网络热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长期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今年两会,他带来了《借鉴高考经验改革硕士研究生初试命题方式》的建议: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主渠道。当前,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术学位研究生突出学术基础性,专业学位研究生突出应用实践性,二者同等...
3月9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四位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以下是教育相关提问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的回答。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陈欣然王阳)“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表示,转化道路不通畅,就会导致很多科技成果“躺在实验室睡大觉”,失去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核心。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看来,新征程上,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培育新质生产力,做好创新大文章,是高校不可替代、无可推脱的历史使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茜)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提交了一份与科技小院有关的提案,建议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建设国家示范性科技小院集群。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积极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高校是人才聚集和科技创新的高地,在科技强国建设中重任在肩。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无党派人士界别协商会议召开,多名委员围绕“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我们要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用力,形成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