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验教学 提升专业素养

聚焦实验教学  提升专业素养

——衢州市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90学分培训首期活动圆满落幕

  3月30日至4月1日,由浙江师范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衢州市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学科实践能力提升培训”首期活动在杭州顺利举行。此次培训旨在通过专家引领、名校探访和深度研讨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衢州市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的学科实践素养。

开班仪式:锚定目标,开启研修新篇

  3月30日下午,开班仪式在杭州市上城区瑞莱克斯酒店正式举行,浙江师范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沈峻岭发表开班致辞,详细阐述了培训目标和培训安排,强调了此次培训对于提升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随后,衢州市柯城区教研室副主任兼中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张勇发表讲话,强调了培训纪律,鼓励教师们珍惜机会、全情投入,在培训中互学互进,收获成长!

专家引领:解码课标内涵,打通科研路径

  在开班仪式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信息科技教研员魏雄鹰老师以《信息科技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为题,系统梳理了学科发展脉络和当前课标的要求,强调了实验在达成素养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魏老师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科技实验教学,如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创新应用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分享了实施策略。她的讲座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教学实践,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接着,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学月刊》执行主编邢佳立带来了《科研成果的提炼与发表-编辑的视角》专题讲座。邢主编结合自己20余年的编辑经验,归纳了高质量文章具有“价值大、结构对、语言好、形成难”四大特点,并通过具体案例分享,指导教师如何将教学实践转化为学术成果。她的讲座为教师进行科研写作提供了新的认知和方向。

名校探访:对话前沿实践,感知科技教育新生态

  3月31日,教师们前往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进行实地观摩和学习。分别观摩了《开关量与连续量》和《人工智能中的算法》两节精彩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并进行了说课互动。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们积极发言,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和解决方案,教学水平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下午,杭州市滨江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冯祖扬带来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专题讲座。他详细介绍了多款实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并分享了这些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和效果。随后,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的施艳老师分享了学校“5A向未来”科技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展示了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创新成果和前沿应用。这些分享让教师们对科技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深度研讨:基于心智模型,共话教学评一致性

  4月1日,浙江师范大学阮高峰副教授以《基于心智模型诊断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为主题,为培训画上圆满句号。阮老师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心智模型的核心概念和教学应用策略,分享了如何基于心智模型实施信息科技教学和指导教学评一致性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特见解,他的讲座为教师们进行学科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通过此次培训,教师们在实验教学和学科实践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用性强,不仅拓宽了视野和思路,还增强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他们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培训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